close


看到Julian談台南碗粿,讓我不禁又想起小時候每次去台南玩,早餐都一定要去吃碗粿。



在歸仁國小對面有一攤賣碗粿的,台南的碗粿跟中部的口味不一樣喲!中部大多是白白的碗粿(有些包肉)淋上菜脯&醬油。小時候吃的碗粿比較軟,包了一點點肉跟半片的滷蛋,淋上微甜的醬汁,10歲不到的我,一次來兩碗也沒問題呢!
長大後,就找不到這種滋味了,其實不愛吃黏黏的粿,除了蘿蔔糕跟碗粿外,總覺得紅龜粿、艾草粿…都沒什麼味道,就黏黏的,中部賣的碗粿也很少吃,就白白的一塊粿,加上很鹹的菜脯而已。
婆婆做的碗粿料多味美,多少會吃一點,每次看到婆家的碗粿,總會想起小時候的那種味道。

這幾年經過麻豆休息站,總會下車買份碗粿,希望能再買到懷念的味道,卻總是落空。
奇怪了 這是麻豆碗粿嗎?一樣是台南出產,且關廟的「粿仔」口感也是有點軟、醬汁微甜,為什麼麻豆的碗粿會沒那麼軟,且好像只附一包黑醬油膏(有點鹹)。
所以,現在去台南 買不到從前的碗粿,就只能買口感有點相似的「粿仔」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elitetina 的頭像
    elitetina

    Tina Garden

    eliteti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